第五百四十一章 万箭穿心(1/ 2)
从去年小豆丁偶然发现《双驴记》和《潜伏》这两部小说之后,贺新就开始定一些月刊、双月刊、季刊的国内主流小说杂志,比如《京城文学》、《收获》、《当代》、《人民文学》等等。
贺新上辈子就是喜欢阅读的人,不过对于《百年孤独》、《飘》、《霍乱时期的爱情》等这种文学青年标配的书,他从来都是不感兴趣,看不进去。也不知道为什么他对外国小说总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但又不屑于类似雪米莉这种地摊文学,于是《故事会》就成了他的最爱。故事短小精悍,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就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重生之后,尤其是身处在文艺圈,他对外国小说并不像上辈子那么排斥,也曾为了装逼深入研究过《小径分叉的花园》。不过说实话,他更喜欢依旧是本土的文学作品,就象国产片就算再烂,他喜欢国产电影依旧胜过好莱坞大片。
当然如今的《故事会》在他眼里就显得档次有点不够了,于是主流的小说杂志就成了他茶余饭后消遣的精神食粮。
不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经典电影都是来自于文学作品,而中篇小说往往最适合改编成电影。他想通过这些主流小说杂志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记忆中有印象的作品。
毕竟很多小说改编成电影后,名字都改了,他不确定《风声》的原著小说是不是就叫《风声》,或者还有什么其它名字。
相比第六代导演习惯自我创作,第五代导演往往更加青睐文学作品的改编。虽然贺新拍了不少第六代导演的电影,但是就他内心来说,他其实更加喜欢第五代导演的作品。
怎么说呢?
他这个人相对比较古板,上辈子刚开始看网文的时候,他一开始就喜欢看现实题材的网文,对重生作弊文兴趣不大。后来实在没啥可看的,才慢慢接受重生文,却始终排斥那种特别火的仙侠、玄幻,甚至是都市异能的小说,因为他觉得这种不靠谱。
由此引申到对电影的理解,他总觉得一部好的电影必然有他的文学性,哪怕是商业片也不例外,比如前不久炒的沸沸扬扬的投资高达四千万美元,由陈可欣导演,李连结、刘得华、金成武联袂主演的华语巨片《刺马》;裤子的转型之作,战争大片《集结号》。前者改编自清末小说《刺马案》,后者由杨金元的小说《官司》改编。
对于后世那些所谓的大IP加流量这种的,他一向是嗤之以鼻。
这次他又答应了女朋友一定要帮她找一部适合她并且能够出彩的大银幕作品,一时没有头绪,只能翻翻这些小说杂志,就跟之前小豆丁帮他找到《双驴记》这部小说一样,看看能不能找到一部合适的作品。
这些主流小说杂志上小说,大都以短篇、中篇为主,长篇小说以连载的形式刊登。有精彩的,也有沉闷的,好在篇幅不长,就算沉闷也能忍着看完。
但对长篇小说他的兴趣不大,毕竟连载,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个季度才更新一次,太磨人了。就算觉着好看,但隔了一个月两个月前面的内容可能早就忘了,再看下去就有点没头没尾的感觉。
一个多星期的时间,翻完了《收获》、《当代》、《人民文学》,就剩下一本《京城文学》已经翻了一半。
这天收工后,贺新和往常一样,冲了个热水澡,早早的就上床窝在暖烘烘的被窝里,随后拿起没有看完的那本《京城文学》接着看完昨天没有看完那篇中篇小说,可能是晚饭后喝了一杯咖啡的关系,精神很好,一时半会还睡不着,便接着往下翻。
“万箭穿心!”
他默念了一遍后面那部小说的名字,又往后翻了翻,大概三十来页的样子,一共十九章,估摸着是一篇五万来字的中篇小说。
“李宝莉站在新房的窗口,突然她看到远处江水的波光。李宝莉吃了一惊,她叫道:‘小景,你来看!’
陪她看房子的万小景忙跑过来,李宝莉指着远处泛黄的水面上说:‘看到长江没有?’……”
刚刚看了一个开头,贺新就不由会心一笑,估摸着又是一个发生在重庆的故事。去年在重庆拍了《好奇害死猫》和《石头》,让他对那座三D城市充满了好感。
可能他没有意识到,潜意识或许还有蒋琴琴的因素。
不过接着往下看,不免有些失望,不是重庆而是武汉。
不过也好他对武汉相对还比较陌生,大致的概念还是从书本得到的知识,比如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武昌首义、血战汀泗桥、武汉会战等等;再比如九省通衢、千湖之城、热干面、精武鸭颈、天上九头鸟,地上……呃,之类的。
原本看“万箭穿心”这个小说名,他还以为是一个爱情的悲剧故事。万箭穿心,犹万箭攒心,形容万分伤痛。
结果一看不是那么回事,一开头就是些家长里短,女人之间的八卦。
之前看的几篇小说,怎么说呢,多少有点曲高和寡。难得碰到一篇很接地气的题材,犹如吃惯了龙虾象拔蚌,难得上来一道香菇菜心,清淡爽口,换换口味也是极好的。
贺新不知不觉就看了进去……
提示: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